食品厂在选择活性炭时,主要会考虑活性炭的安全性、吸附性能、物理形态、去除特定污染物的能力以及再生能力等因素。以下是对食品厂可能选用的活性炭种类的详细分析:
一、安全性
食品厂用活性炭必须符合食品级的相关标准,如美国FDA认证、欧盟食品级标准等。这些认证确保了活性炭在与食品用水或食品接触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二、吸附性能
- 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食品水处理活性炭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结构,以便高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异味和色素。微孔孔径一般在1~2纳米范围内,适合吸附小分子有机物。
- 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碘吸附值反映活性炭对小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而四氯化碳吸附值则反映其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食品厂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有合适吸附值的活性炭。
三、物理形态
活性炭的物理形态(如颗粒状、粉末状、柱状等)直接影响其在不同处理工艺中的适应性。
- 颗粒状活性炭(GAC):适用于连续流的水处理工艺,如滤池、过滤器等。颗粒状活性炭在过滤过程中可以通过形成滤床来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氯残留。
- 粉末状活性炭(PAC):常用于间歇式的水处理系统,尤其是在水质发生突变或有特殊污染物时快速处理。粉末状活性炭颗粒较小,吸附速度快,但后续的固液分离和炭回收需要额外的设备。
四、去除特定污染物的能力
- 去除余氯:活性炭对余氯有极强的吸附能力,选择具有高去除氯能力的活性炭是必要的,因为余氯可能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质量。
- 去除有机污染物:食品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如酚类、农药残留等,也需要活性炭来进行吸附去除。
五、再生能力
对于处理量较大的食品水处理系统,再生能力和经济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选择适合再生的活性炭,可以通过热再生或化学再生方式延长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长期使用成本。
六、常见活性炭种类
- 木质活性炭:由林业“三剩物”为原料制造的活性炭产品,具有低灰分、高纯度、吸附能力强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等领域。
- 椰壳活性炭:以优质椰子壳为原料,经干燥、粉碎、碳化、活化、催化等系列生产工艺精制而成,外观为黑色,有颗粒状和柱状两种。椰壳活性炭具有空隙发达、吸附性能好、强度高、易再生、经济耐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等行业。
综上所述,食品厂在选择活性炭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最适合的活性炭种类。同时,建议与专业的活性炭供应商合作,以确保所选活性炭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食品厂的要求。